理论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解读 >> 正文

先生论道·大师传薪|马真、陆俭明先生共析现代汉语研究的比较视角与语法探索

来源:研究生院      发布日期:2025-04-08    

新闻网讯  4月2日,中央民族大学“引航大讲堂”第七讲在海淀校区开讲,著名语言学家马真先生、陆俭明先生应邀走进大讲堂,共同为师生们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天序、文学院教授翟燕主持,国际教育学院娄开阳、曾立英两位教授与谈。丰台校区部分院系学生在线参会学习。

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场,马真先生以“在语言研究和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为学术报告主题,通过对“只、都、净”以及“对”与“对于”等虚词的细致对比,清晰地展现了比较方法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马真先生强调,在语言研究和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深入挖掘语言规律。

陆俭明先生以“推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前提、目标及其深化路径”为题发表演讲。他从对“语法”和“语法研究”的理解切入,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定义,提出自己对广义语法和狭义语法的见解,并着重指出语法研究要聚焦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对应关系。他认为,目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尚未构建起完全贴合汉语实际的语法系统,鼓励研究生们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钻研。这一观点让在场的研究生们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学术使命。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就汉语语法研究的难点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等方面向两位先生提问。陆俭明先生和马真先生耐心解答,他们的回答专业且富有启发性,为师生们拨开了学术迷雾,进一步拓展了大家的研究和教学思路。娄开阳表示,马真先生对比较方法的阐述使其深受启发,在今后的语言研究中,将更加注重运用这种方法去挖掘语言现象背后的本质;陆俭明先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思考,则为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曾立英认为,两位先生的讲座内容丰富且实用,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语法体系的完善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引航大讲堂”是研究生院为助力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而打造的学术平台,致力于邀请国内外学术名家和业界专家来校讲学,让师生能紧跟学科前沿动态。未来,将继续发挥“引航大讲堂”的平台作用,邀请更多学术大家来校讲学,为师生们创造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助力人才培养。

Copyright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