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志在四方,我们既可以在学有所成的年纪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也可以大胆地突破自己,在服务国家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藏族姑娘德庆央拉,202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中学,从事乡村教育工作。
心之所向
德庆央拉曾经在家乡日喀则的报社实习。实习期间,她参加了西部志愿西藏专项计划志愿者的出征仪式。在现场,几百名志愿者高举共青团和青年志愿者的大旗,在会场里宣誓奏唱到西部去的主题曲,德庆央拉被志愿者们所展现出的雄心壮志所深深地感染。正是这次出征仪式在她的心中种下了参加支教服务的种子,于是她开始从西部计划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和B站等平台上了解“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政策,并在2021年4月把西部计划列为自己毕业去向的首选。
因为对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有些担心,所以刚开始父母对德庆央拉的选择并不是特别赞成。后来她耐心和家人解释,终于获得他们的理解,转而支持她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目标,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做出贡献,并为女儿的选择感到骄傲。
德庆央拉在课堂教学
征途无悔
德庆央拉在民大就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服务地分配从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
“既然选择到新疆服务,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都会努力克服困难。”在来新疆之前,德庆央拉就做好了准备吃苦的心理准备。但来到新疆之后,她却发现新疆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大家整体生活水平都已实现小康,工作环境也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差。食宿方面,刚到新疆的几个月里住在学生宿舍,不久就搬进了公租房。平时,她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食堂就餐。周末有时她也会自己下厨。
工作一段时间后,德庆央拉发现,当地孩子整体的教学水平以及课后的兴趣培训,和内地的孩子大体都是相同的。不过学生家长大多数时间都从事农业生产,非常忙碌,在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方面会更多依赖老师。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所以老师责任重大。
送教上门
“压力就是动力,”德庆央拉说,“我身边的每一个同事,无论是在岗教师,还是志愿者,都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很多老师一样,德庆央拉不仅要教授自己负责的学科,还为孩子们开展兴趣活动开动脑筋,虽然工作繁忙而辛苦,但她认为很有价值。
来之前,德庆央拉曾担心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会存在障碍。她经常和单位里的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每次和家长沟通之前都做好充足的准备。多次沟通下来,家长们都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的藏族老师。“做家长的倾听者,帮他们解决问题,在这个互相理解的过程中,为他们解决孩子教育上的烦恼,是教师这份工作的最大意义所在。”
德庆央拉(右一)与西部计划志愿者朋友们
面向未来
德庆央拉在参与西部计划的开始就抱着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尽一份力的理想,并且将这一愿景贯穿于自己在西部计划工作中的每一环节。她完成答辩后认真准备笔试面试,在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竞争中脱颖而出;积极参与选拔,主动进入乡村教育基层,推动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学习工作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扎实。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方面,德庆央拉计划未来进入教师行业,继续为西部地区学子和整体社会的发展发光发热。
“我觉得所有的经历变成美好的回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我铭记终生。”德庆央拉这样评价自己的这段经历。
“报考西部计划的同学,都是具有浓厚家国情怀、胸怀大志的当代青年。我当初选择去到新疆,既是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参加建设西部、服务基层的活动,也是想去到一个与自己成长环境不同的地方去历练自己。”对于有意向投身西部建设的同学,德庆央拉建议,愿意为国家发展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服务基层的一点一滴做起,会是个好的开始。
德庆央拉说,大学是人生探索发展的黄金时期,应该为自己铺下更多选择的路,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不同地区的人才需求。“最重要的是,永远要在探索和求知的过程中保持向上生长、积极挑战的心态。”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