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时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时讯 >> 正文

肖小勇:让中国历史“因我们的手铲变得有血有肉”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3-06-20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铿锵有力。2022年7月,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郭广生校长一行与肖小勇教授团队在莫尔寺考古遗址前

  有那么一些人,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奔赴边疆地区,无惧风雨、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只为有形有感有效用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促进考古成果活化利用,为文化润疆助力续航。

  中央民族大学就活跃着这样一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考古队伍。肖小勇正是这支队伍的领头雁。

肖小勇教授在莫尔寺佛塔遗址前

  肖小勇,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丝绸之路与民族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莫尔寺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数年来致力于新疆地区考古研究,多次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正在新疆地区开展2023年度考古发掘工作。

躬身田野,寻找属于自己的颜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肖小勇教授在挖掘现场刮面作业,并指导学生

  践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肖小勇身体力行躬身田野,考古边疆,助力边疆发展、民族融合。他说:“我们考古用的最多的工具就是手铲,手铲不仅刮出了土,更刮出了历史、刮出了文化,中国历史会因我们的手铲变得有血有肉。”

考古队同学在提取木制文物

  正如肖小勇所说,民大考古人的一天是从手铲开始的,每个考古人都奋力在戈壁滩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颜色。这边挖灰坑的队员正小心翼翼地找寻着黑色的边缘,睁大眼睛只为探索灰坑的何去何从;那边刮冲沟的队员也专心致志地清理着沟壑中的灰色,试图理清每一寸时间的去向;另一边,还有一些队员正投入到追踪红色和黄色的踪迹中,用手铲清理出一块又一块土坯砖,还原雄伟佛塔的前世今生。

  直到日落半程,考古人也开始了最后的收尾工作,将一天的发掘情况通过一条条线描绘在米格纸上,无人机也准时起飞,伴着一天中最佳的光线条件,“打卡”每个探方的瞬时美照。“收工了!”随着肖小勇一声洪亮的呼唤,民大考古人的一天正式画上句号,大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之感。

肖小勇教授带队的中央民族大学莫尔寺考古队在莫尔寺遗址前

  日复一日的坚持,“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只为让历史的本来面目一点一点呈现出来。民大考古人的工作远不止于考古发掘,文物的初步整理也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工作,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文物从标本袋中取出,一件件编号登记,将破碎的文物残片进行修复保护,最大化还原遗物的原本形态,力图将千年前的盛况重新展现在公众眼前。

扎根边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肖小勇看来,边疆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考古成果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从2019年起,莫尔寺考古纳入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也是自2019年开始,肖小勇便带领中央民族大学莫尔寺考古队,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启动了新疆喀什市莫尔寺遗址考古项目。而这一启动,就是四年,肖小勇和他的团队也在边疆扎下了厚厚的根基。

莫尔寺遗址发掘现场:远处为圆形塔,近处为大佛殿和僧舍建筑基遗址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东北荒漠中,因其形似烟囱所以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莫尔”(烟囱的意思),是我国西部的大型佛寺遗址之一,始建于公元3世纪前后,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喀什古称疏勒,是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代西域佛教中心之一,对新疆乃至我国的佛教发展史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莫尔寺遗址是古疏勒地区典型的地面佛寺遗址,对新疆境内佛教遗存进行系统、科学的考古工作,厘清新疆历史上宗教发展的基本面貌,对阐释新疆历史上多宗教并存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的田野经历和学术研究,让肖小勇对近年来新疆地区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切身感受。

莫尔寺遗址圆形塔


肖小勇教授与同学们讨论考古发掘方


肖小勇教授指导同学测量遗迹坐标

肖小勇教授在考古现场介绍莫尔寺遗址

莫尔寺遗址考古出土的陶罐

2019年大佛殿遗址中心大殿出土的石膏佛像的局部

麻国庆副校长与肖小勇教授考古团队合影

  为了探寻莫尔寺遗址原来的模样,四年来,肖小勇和他的团队“风餐露宿”而作、“青灯黄卷”相伴,对遗址周边区域进行了全面踏查,同时利用电阻法和探地雷达技术对遗址所在台地进行了二维和三维勘探,在两塔之间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考古队四年发掘了3300平方米,清理出方塔的塔基和基台以及6处包括僧房、多室多佛殿、回字形佛殿等6处大型佛教建筑基址,大型佛教建筑群的发现证明莫尔寺遗址原来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除此之外,还出土了陶、石、木、骨、钱币、石膏佛像残片1万余件,初步探明了遗址的范围和总体布局以及各类建筑遗迹的形制结构和性质,喀什绿洲考古发掘最大的独立佛教寺院原本的壮观模样已逐步显现出来。这些成果,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特征;另一方面对新疆地区宗教演变史的研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的开展、对于服务边疆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非凡。

示范引领,为考古工作充电续航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作为民大考古学专业的资深学者,肖小勇不仅身体力行,还在教学实践中将本科生、研究生纳入研究团队,引领学生投身到考古工作中。

  “肖老师是我学习考古的启蒙老师,他不辞辛苦,言传身教,让我理解了考古学的真正意义。在此之前,我也曾怀疑过考古工作是否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但肖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讲解让我感受到了‘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这句话的真正含义。”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迪深有感触。

肖小勇教授在指导同学发掘遗迹

学生在对出土文物做现场保护

  课堂上,肖小勇不仅讲授考古学基础理论,还会通过讲述自己的发掘经历与经验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珺对莫尔寺遗址实习记忆犹新:“在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实习的那段时间,我在肖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磨炼自身心性,深入学习与考古学相关的基本技能,在考古绘图、摄影测量、软件应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学术十分严谨认真,为了数据和记录的精确无误,事必躬亲,亲自带着设备反复测算核对”的肖小勇让2022级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齐柳受益匪浅。

  “在大学期间遇见肖老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裴越给自己的班导师这样的定义。而在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许琦眼里,“肖老师非常符合我们对学术大家的想象,上课时语速不疾不徐,对说出的每句话、提到的每个观点都了解透彻、胸有成竹,为我们梳理脉络时言简意赅,在不长的时间里便把一段浩瀚丰富的考古学文化简明扼要地梳理清楚。”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为了让更多文物发声、说话,让考古工作后继有人,肖小勇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为考古工作充电续航,以讲好文物故事,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科教融合,彰显民大考古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抢考古学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实证中华民族及传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

  近两年,学校把考古学列入“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坚持引育并重,充实科研队伍;不断完善考古教育和教学体系、体制及其课程建设体系,教学相长、科教融合,扎根田野一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不断加强。除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发掘外,在民大,还有不少像肖小勇这样的教师,活跃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线,在关键领域承担重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

彭菲老师指导学生RTK使用方法

佟珊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在宁波考古遗址发掘现场

学生团队参与宁夏水洞沟遗址发掘

考古文博系老师在教研室进行学术讨论

考古文博系老师在标本室进行学术分享

  近两年,围绕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考古学相关问题,学校集中科研力量和学术资源,主动作为,承担国家项目3项和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证考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科学依据;学校与7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考古文物研究所合作,承担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和其他考古项目百余项;近20名师生参与发掘了浙江宁波江北慈城东门村遗址,考古成果填补了宁绍平原考古学文化序列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商时期的空白;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2020年至今连续三年在宁夏水洞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项目背后,展现的不仅是民大考古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更是民大考古人的责任与担当。  

  寂寞并快乐着,或许是对考古工作的写照,民大人在考古路上将乐此不疲。“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专业优势,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对于未来的考古工作,民大的“肖小勇们”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Copyright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