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1月15日上午,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甘明刚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岳建民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庾石山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各方向带头人共同参会。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陈笑教授主持。
甘明刚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关心支持实验室发展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实验室自2018年立项建设、2023年正式运行以来,紧紧围绕民族医药理论挖掘、重大疾病防治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三大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扎实进展。他强调,学校将持续加大对实验室的支持,推动其在服务国家战略、弘扬民族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岳建民主持工作汇报与研讨环节。实验室主任庞宗然教授从平台建设、科研进展、代表性成果、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系统汇报了2024–2025年度工作,介绍了实验室聚焦“民族、医药、现代化”交叉特色,在“民族医药理论挖掘与传承”“民族药防治高发疑难病”“民族药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大方向上重点布局,建设成效显著。在科研成果方面,实验室两年内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6项重大课题。牵头编写出版第三轮全国中医药研究生规划教材《民族医学基础理论与特色疗法》,填补了民族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教材空白;在T2DM肌少症机制与干预、肺纤维化药物筛选、蒙古高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突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天然产物”协同研发新模式,展现融合创新潜力。
与会委员对实验室取得的进展给予高度评价。专家指出,实验室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获取国家项目方面成就显著,为民族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验室应进一步发挥“盟主”作用,系统推进民族医药资源的标准化与创新发展。专家强调,中央民族大学应牵头整合全国民族医药力量,聚焦共性关键问题,进一步凝练代表性成果,突出民族特色,补齐评估短板,争取大项目、大成果。

岳建民院士在总结中表示,实验室目标明确、方向清晰,应持续推动在若干方向上形成引领性优势。他同时强调,人才引进与培养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希望学校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为实验室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全面落实专家建议,深化有组织科研,强化交叉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民族医药在服务国家战略与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