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解读 >> 正文

《中国民族报》巴彦塔拉苏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年·绽放丨民族美术:描绘时代新画卷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2-12-19    

  在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民族美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具体体现,丰富了美术家的创作题材、拓展了美术家的表现空间,为当代美术发展注入了活力。进入新时代,民族美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些成就体现在主题创作的繁荣、艺术交流的深入、人才队伍的壮大、学术平台建设的完善等多个方面。可以看到,10年来民族美术的发展呈现出活泼强劲的生命力。

佳作频出,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蓬勃发展

  新时代10年,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

  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曾成钢创作的雕塑作品《彝海结盟》,以极具表现力和叙事性的场景反映了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主题;韩书力创作的中国画作品《高原祥云——和平解放西藏》,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当代艺术元素创新相结合,表现了藏族同胞欢迎解放军的庄重场面和热烈氛围。

  在2017年“最美中国人——大型美术作品展”中,王颖生的《把身影根植在群众中—尕布龙》以青海省先进个人尕布龙为表现对象,描绘了这位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牧民省长”扎根基层,与各族群众亲密无间的画面,用艺术化语言展现了他亲民、爱民的楷模形象。

▲《把身影根植在群众中——尕布龙》 王颖生 中国画 2017年

  在2021年“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张见、齐鸣、李玉旺等创作的《助梦》,展现了四川大凉山火普村表彰脱贫示范户的场景,反映的也是各族群众在党中央带领下脱贫攻坚,走上富裕之路的主题。

▲《 助梦》,张见、齐鸣、李玉旺、李朋帮、李丹、管海龙 2019 中国美术馆藏

  近年来诞生的优秀民族题材美术作品不胜枚举,它们丰富了当代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深化了当代美术的审美内涵,在以文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题展览反映时代新风新貌,国际交流展示多彩民族艺术

  10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民族地区文化宣传机构,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主办了系列主题美术展览,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美术取得的成就,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民族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较具代表性的展览有: 2012年的“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2014年的“七彩云南”与“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2015年的“大美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16年的“美丽南方·广西——中国美术作品展”等。此外,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组织举办的“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已成为民族美术的展示展览品牌,见证和记录了该领域的发展成果。

▲展览现场,小朋友在欣赏民族美术作品。 丁三丰摄

  同时,以“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重大美术展览活动增多,也是新时代民族美术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美术馆2016年主办的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2019年与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2022年主办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这一系列主题展览通过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歌颂和赞美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时代风貌,以当代视野和富有新意的艺术语言展现了民族大团结的时代伟力。

  2019年,由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民族美术高等教育60年成果回顾展”,展现了当下高等美术教育在民族美术领域的成就和高度。

  近年来,我国民族美术积极发挥国际交流的作用,让世界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8年6月,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意大利贝纳通学术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感知中国、意大利行:多彩中国微型艺术展”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展出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篆刻、雕塑、油画、摄影以及剪纸、刺绣、景泰蓝、唐卡、蜡染等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承继经典、创新发展的文化风貌。

▲《纹以载道:中华民族传统纹样精品及创新设计展》展出的民族艺术作品。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2022年6月,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纹以载道:中华民族传统纹样精品及创新设计展》在英国剑桥大学开展,百余件展品中就包括精美的刺绣、蜡染作品和民族服饰。这些艺术作品保留了强烈而独特的艺术特色,使各国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民族艺术在新时代的转化和发展。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平台日渐完善

  新时代以来,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下,由国家顶级专家团队支持的少数民族美术人才、设计人才及基层美育人才培训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美术骨干人才,推动民族美术创作、展览、研究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美术家协会立项组织实施的“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截至2022年,已举办了十届,培养了一大批来自民族地区的青年美术人才。研修期间,这些年轻人借助这一平台向国内一流美术家学习,专业得到提升和进步。高质量的写生展和毕业展,体现出各族青年美术家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自主思考,也反映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精神气质。

  此外,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全国多所高校、文化机构举办的民族美术创作人才、设计人才、评论人才、美育人才培训也陆续展开,既促进了对少数民族美术人才的培育,也推动了对民族地区非遗等美术资源的挖掘与开发。

  民族美术科研平台的建设及民族美术研究工作的深入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201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了民族美术艺委会,整合了当代民族美术创作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力量。

  2015年,《中国民族美术》正式创刊,主要刊载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美术和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理论文章。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成立,致力于搭建一个民族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交流的科研平台。

  民族美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文化机构的共同努力。2020年,由云南大学教授李世武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由西藏大学教授熊永松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西藏民间工艺的文献整理、传承人群调查及市场研究》等民族艺术相关课题获批,2022年,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主编的《中国民族美术史丛书》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专项规划……这些成果都反映出民族美术研究在学科交叉背景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新时代10年民族美术取得的成就不胜枚举。民族美术已成为中国当代美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其繁荣发展注入充沛活力。当前,推动民族美术事业的发展,以美术作品反映新时代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及精神风貌,并把中国多姿多彩的民族美术推向世界,是民族美术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企盼。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Copyright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网站